来源:生命时报
衰弱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中青年正在遭遇“早衰”。近期发表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超四成的成年人处于“衰弱前期”,且睡眠差与衰弱有正相关性。
年轻人也有衰弱问题
“衰弱虽然是人体必经的老化过程,但我们研究发现,它正提前到来。”上述研究参与专家之一、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副教授余灿清表示,不只是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的年轻人也存在衰弱问题。
此次研究数据来自我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研究人员共对51.2万名30~79岁的参试者进行了分析,筛选出了28个指标来构建适合中国人的“衰弱指数”,以此评价人群的衰弱状态。每个指标都被赋予0到1之间的数值,综合平均分值越大,表示疾病或缺陷风险越高,由此将衰弱指数分为3种情况:衰弱指数小于0.1,属于健康期,衰弱指数大于0.25属于衰弱期,处于0.1~0.25之间,则属于衰弱前期。
结果显示,40.1%的人处于衰弱前期,2.3%处于衰弱状态;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失眠、打鼾均与衰弱正相关;睡眠问题越多,与衰弱的相关性越强。其中,睡眠时长与衰弱呈U型曲线关系:每天睡7~8小时,衰弱指数最低,睡眠时长少于6小时或超过9小时,会分别增加21%、19%进入衰弱前期的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超重及肥胖对衰弱具有“加码”作用。在体重正常人群中,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失眠与衰弱的相关性更强;在超重及肥胖者中,打鼾与衰弱的相关性更强。在调整年龄、性别、地区等因素后,衰弱者当中,中学以下文化程度者、吸烟者、超重及肥胖者的占比更高。
“这并非第一次对衰弱展开研究。”余灿清介绍,2020年12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发现,全人群的衰弱患病率为3.1%,衰弱指数和衰弱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的衰弱程度高于男性。此外,低年龄组成年人衰弱指数与死亡风险的关联强度高于高年龄组。衰弱指数每增加0.1个单位,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68%。
睡眠与衰弱密切相关
衡量“衰弱指数”的28个指标包括:确诊高血压(服降压药,收缩压140毫米汞柱以上,舒张压90毫米汞柱以上)、心脏病、脑卒中/短暂性缺血发作、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结核病、哮喘、消化性溃疡、胆石症、类风湿关节炎、骨折、神经衰弱、糖尿病(空腹血糖7毫摩尔/升以上,随机血糖11.1毫摩尔/升以上)、癌症、慢性肾脏疾病;呼吸困难、睡眠障碍、便秘、身体疼痛、经常咳嗽、牙齿问题、体力活动少、体重骤减、易悲伤沮丧、健康状态差;体重指数【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腰臀比、心率、肺活量。
“这当中,除了前14个为疾病指标,还有10个调查者自述的症状和体征指标,4个身体测量指标。”余灿清介绍,此次研究之所以选取睡眠问题作为重点关注方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睡眠问题具有普遍性,《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显示,64.75%的人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新手妈妈、大学生、职场人士、中小学生的睡眠问题更突出。“中青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大,最容易牺牲睡眠来换取更多忙碌时间。”另一方面,睡眠问题是多数人可感、可知、可干预的风险因素,了解睡眠与衰弱的关系,可以警示更多人做出改变。“尤其睡眠时长、睡眠症状、打鼾,这三个维度是公众最容易发现的,不需要去医院和佩戴监测设备,可以自行评价和衡量,简单了解自己的睡眠状况,进而警惕衰弱的发生。”
如今,中年群体的睡眠问题愈发严重,且比老年人更可能因睡眠不佳而造成机体损伤。例如,睡眠时间延长可能是疾病恶化的症状,但它往往出现在衰弱程度不断演进尚未被界定为衰弱的人群当中。睡眠时间过长可导致促炎因子(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的释放,与机体衰弱状态密切相关。而睡眠时间较短,一方面与瘦素水平减少、胃饥饿素水平增加有关,会导致食欲增加,造成肥胖、糖尿病等与衰弱密切相关的疾病,还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促进肌蛋白水解,更易发生衰弱。另一方面,处于衰弱状态的人,抑郁、关节疼痛的可能性升高,影响睡眠。就睡眠障碍而言,相比于早醒,入睡困难可能是衰弱更敏感的表现。打鼾是睡眠呼吸暂停最常见的症状,而睡眠呼吸暂停不仅会造成氧化应激,激活炎症因子反应,影响身体机能,引发衰弱,还可导致睡眠碎片化,再通过失眠造成衰弱。
超重肥胖已成为困扰国人健康的一大难题,且与睡眠时长过短、打鼾等相关。睡得少的人通常容易变胖,而肥胖后又会打鼾,不利于睡眠质量,形成恶性循环。越胖的人,睡眠越差,越可能提前进入衰弱期。余灿清解释道,肥胖通常分为一般肥胖和中心型肥胖,因此除了常规的体重指数,大家还应关注腰臀比。若体重指数高于28,或腰臀比男性大于95,女性大于90,即视为肥胖人群。
衰弱前期可以扭转
“值得庆幸的是,衰弱并非不可扭转。”余灿清介绍,其团队对2万多名成年人平均随访8年后发现,45.5%的健康期参试者和10.8%的衰弱前期参试者状况恶化;18.6%的衰弱前期参试者状况有所改善;保持每天7~8小时睡眠、没有睡眠障碍、不打鼾的人,更容易扭转衰弱前期。
衰弱不易察觉,当出现明显身体不适时,衰弱可能早已悄悄发生。在余灿清看来,对老百姓来说,留心自己睡得好不好可能更容易些。也可以利用“衰弱指数”开展风险评估,若28个指标中超过7项不达标,就要警惕了,建议及时纠正不良生活方式,管控相关慢病。余灿清表示,要想改善睡眠,中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干预措施有所不同:
中青年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爱熬夜,通常入睡困难。建议每天至少保持7小时睡眠,如有不得已之处,可适当晚睡但要形成规律、保证时长。睡前不要吃太饱或饿肚子,睡前2小时不玩手机、不做剧烈运动、不喝浓咖啡和茶,可以泡脚或洗热水澡。控制体重,坚持每周锻炼2~3次。学会减压,睡前冥想,保持心情愉快。如有打鼾等情况,应尽快到呼吸科做进一步诊疗。
老年人的睡眠时长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短,睡眠质量也慢慢下降。如果患有基础疾病,身体疼痛和心理压力都会影响睡眠,建议家人密切关注老年人身心状态,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可延缓衰弱前期的老年人走向衰弱和失能状态,有助安享晚年。此外,还应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温湿度、床铺软硬度、枕头高度适宜。老年人睡前要注意排空大小便,避免频繁起夜。平时要注意营养均衡,晚餐吃易消化的食物,控制好慢病,避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