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公告

中国疾控中心首任主任李立明:一场新冠让公卫走到台前

发布日期:2022-04-27    浏览次数:

开栏的话


公共卫生对促进公众健康至关重要,新冠疫情下,如何构建强大的公卫体系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生命时报》与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开设“世界公卫人”栏目,邀请全球专家畅谈公共卫生对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的重要意义,分享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真知灼见。



一场新冠让公卫走到台前



公共卫生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健康,但以往人们对其关注度不高。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卫事件,让大众对公卫有了更多了解,也认识到公卫体系的重要性。


《生命时报》专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任主任、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首任主任李立明教授,讲述如何优化公卫系统,加强服务能力,以及怎么样将公卫人的优秀科研成果应用于百姓生活,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首任主任李立明


本文作者丨生命时报记者 田雨汀

本文编辑丨张冕



新冠带来新认识




公共卫生的核心是什么,主要发挥哪些作用,对人们的健康有何意义?



李立明:公共卫生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来防控疾病、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健康寿命。19世纪初,工业革命导致英国城市人口激增,居民将大量污水排进泰晤士河,造成严重污染。伦敦曾接连暴发4次大型霍乱,死亡人数过万。当时的“瘴气论”认为,霍乱是“瘴气”所致,但临床医生约翰·斯诺不认同。他将死亡患者的住址标在地图上,发现所有病例都饮用过同一口井里的水。他建议把这口井封住,果然一周后病例下降,从而证明霍乱是经水传播,开创了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和切断传播途径(干预)的先河。而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造成世界几千万人死亡,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结束。


这些例子说明,公卫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都有巨大影响。在我国,公卫包括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环境与职业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人口健康教育与促进、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6大学科;功能涵盖9个方面,包括健康监测分析、突发公卫事件应对、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等。



疫情给公卫带来了哪些启示,让公众对公卫的认知有了哪些转变?



李立明:这场新冠“战疫”给公卫带来了许多新认识。


  • 一是疫情导致许多国家经济停摆,让我们对人类与疾病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了新认识。


  • 二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来自动物的新病原往往导致世界传染病大流行,让我们对改善人类不良行为习惯有了新认识。


  • 三是基于我国控制传染病的长期经验,如何加强疾病监测、医防融合、早期识别传染源、预测传染病,让我们对预防为主、融健康于万策的卫生工作方针有了新认识。


  • 四是坚持全社会动员,创造一个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环境,让我们对爱国卫生运动的本质有了新认识。


  • 五是党中央坚强领导,果断施策,让我们在疫情防控中取得优异成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有了新认识。


  • 六是公卫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康的重要保证,让我们对党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和理念有了新认识。



完善公卫体系有六个方向




我国公卫体系该如何完善,对人们的健康有何意义?



李立明:此次疫情是一次大考和检验,暴露出我国公卫和疾病防控中的一些短板,比如立法不全、执法不严,疾控缺少话语权,缺乏有效协同机制。疾控工作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人才队伍的能力和水平,现阶段我们需要着重培养一批高层次、能“一锤定音”的公卫人才。国外的公卫学院独立于医学院校,学生还学习管理、人文、法律等,因此我国综合性大学丰富的学科设置对未来人才培养非常重要。


去年5月,国家疾控局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现代化疾控体系改革正式启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卫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这段话充分体现了“大健康、大卫生”的观念,我国公卫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就要立足于此。


2002年1月23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左为首任主任李立明,右为首任党委书记朱志南


2021年5月13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正式挂牌


在我看来,公卫体系完善的关键是构建观念,改革应着力于公众乃至社会观念的更新、认知的提升。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明确定位


疫情虽让公众对公卫的认知发生巨大变化,但大家平时能接触到的健康教育、科普知识远远不够。政府和社会应清晰认识到,公卫与疾病防控不仅是国家卫健委或疾控局的职责,而是全社会的责任。

 发展政策


改善公众健康的政策要融入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卫生立法、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疫情监测与管理、食品安全等。



 医防融合



医防融合是“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具体体现,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为居民提供“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健康服务,在各环节将预防与治疗紧密融合,才能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



 人才培养



中国医科大学曾对辽宁省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疲劳度普遍较高,需要更多能帮他们减轻职业压力、提高效能的方法。公卫人才的培养,工作条件和待遇的改善,亟需引起重视。



 统筹协调



如何保证临床-疾控-科研“三位一体”开展工作,坚持“平战结合”(“平”时加强管理,“战”时不要防御过度,应因时因势开展精准防控)是提升公卫服务能力的关键。



 精细化管理



公卫与重大疫情防控,考验政府协调和社会精细化管理。公卫应纳入地方治理体系,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我国公卫改革预计多久能产生良好成效,届时将为我国公卫事业带来哪些质的突破?



李立明:我国公卫体系改革复杂艰巨、任重道远,还无法用时间衡量,但可以看变化、看成效、看发展、看趋势。总的来说,虽然会有不少艰难险阻,但总体会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未来,我国公卫发展将有以下几大特征。


1、生命全周期的卫生保健服务。公卫服务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拒绝“一刀切”,关注“从摇篮到坟墓”生命全过程的卫生保健服务。


2、环境健康的支撑。无烟环境、道路安全环境、人类-动物-生态环境和谐……为老百姓创造青山绿水、益于培养良好健康素养与行为习惯的环境。


3、全球健康的理念。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努力促进社会卫生服务的公平、正义,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



好的研究成果应发挥更大作用




您在公卫领域深耕多年,主要开展了哪些研究,有何重大成果?



李立明:在我国,每年因慢病死亡的人数以百万计,占死亡人口的80%以上。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主要致死性慢病。过去,我国慢病病因学证据多来自西方国家,人种、生活环境、行为习惯不同,病因学证据适用度值得商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慢病的防治。


2004年,非典疫情刚结束,我陪同时任卫生部部长高强前往英国,签署中英合作的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参与方包括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我是项目中方负责人。该项目在中国5个城市地区和5个农村地区完成50余万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行为状况调查,其血液样本被全部保存,用于长期研究。这在我国公卫史上前所未有,自此我国终于有了在世界范围内研究设计先进、样本量规模领先、项目实施高质量的成年人群研究队列,以及人群健康基础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


此后十余年,开展CKB项目是我的工作重点之一。双生子队列研究、福建土楼家系队列研究……我们先后建立了我国多样性的特殊人群队列,同处一个自然社会环境,甚至同享一套遗传基因,有天然的对照优势,且基数大,是进行慢病病因研究的宝藏。CKB项目开展的前10年几乎没发表过学术文章,为的是培育、积淀和保证大型研究的质量控制。2014年后,项目进入收获期,陆续在国内外顶级医学期刊发表数百篇论文。项目还带动了项目省和项目地区的慢病防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慢病防治的整体水平。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慢病患病、死亡人数仍持续增长,CKB项目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020年12月12日,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成立,这是北京大学在新形势下家国情怀的里程碑之作,将围绕循证卫生决策研究、传染病防控和慢病防治的科学研究、舆情研究、教育培训与公众科普等领域开展工作,CKB项目被纳入其中。我们设立了科学顾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作为一个国家级智库,能为政府循证健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精准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从左至右为:中心主任李立明、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颜江瑛


2020年1月26日,李立明(前排左三)等对防疫志愿者进行培训



这些研究成果对普通人有何切实意义,能从中得到哪些益处?



李立明:近年来,我们发表了很多研究,比如每天摄入100克新鲜水果,心血管病死亡风险降低约1/3;糖尿病显著增加心血管病、肿瘤、慢性肾病等疾病死亡风险;吃水果、鸡蛋、辣食和饮茶对慢病的影响……CKB项目的各项研究成果,提供了许多降低慢病风险、具有公共卫生学和卫生经济学意义、老百姓乐于接受的防控措施和手段。


要想让这些成果更好地服务大众,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离不开健康媒体的支持,要通过科学严谨的科普,将健康知识传播给更多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